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3:05    次浏览
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,海南旅游广播特约评论员廖逊教授在《廖逊开讲》栏目以其独特的视角,带你重温长征红色历史。本频率微信、微博、网站三大新媒体也将同步推送,敬请关注收听! 廖逊开讲:光靠情报未必能打赢 前两次我们讲到;四渡赤水中的情报战,我军破译敌军密电码,确保了战争胜利。许多朋友居然闻所未闻,个别朋友甚至有些轻狂,说那不跟偷看了底牌差不多吗?好比大人打小孩子,要是换上我,也能用兵如神!这话就说过头了。领袖有领袖的功劳,破译人员有破译人员的功劳。为此,今天打算说点道理,您听听看对不对? 获得敌人情报确实非常重要,但拿到了敌人情报之后,怎么分析判断,怎么处置危局更重要,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。回到四渡赤水,那是敌军超强,我军超弱,兵力十几比一,就算是对方下明棋也难得赢。最后一次横渡赤水,为了调开敌军,咱周总理被迫冒险,批准伪造蒋介石电报,才把吴奇伟、周浑元两支中央军主力调开。中央红军才跳出包围圈,甩开敌人,赢得完胜。有朋友说:那不更证明破译重要吗?是的。但它也说明敌强我弱时,决策一步也不能错。 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是苟坝会议。两渡赤水之后,红军终于捕捉到了全歼黔军一个师的战机,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向中央发出一份“万急”密电,要求批准在打鼓新场消灭王家烈一个师。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接任总书记,形成了一个20多人的决策核心,取代前军事三人团,天天开会决策。当时毛主席认为,吃掉王家烈一个师不成问题,但我军被四面包围的压力,非但不能因此得到减轻,白白耗费时间得不偿失,不如加快转移另寻战机。于是两个方案同时上会,尽管毛主席滔滔雄辩,仍不能说服多数人,因为继遵义战斗之后,又好久没打大胜仗,光是不停地行军赶路,战士们大量掉队,落入敌军之手必死无疑,于是牢骚怪话满天飞。毛主席使出最后一招,说“你们要是不听,我就不干了这个前敌总政委了!”众人回答:“你不干就不干,少数服从多数!”于是非但没说服大家,毛主席自己的总政委也给撤了。 要是换上别人,只好认输。反正我话也讲了,职务也撤了,再出问题也没我的责任。可毛主席与众不同,当晚躺在床上辗转难眠,霍地爬起来,一手提马灯,一手柱棍,连夜赶到邻村周恩来驻地,周恩来是法定下最后决心者,一连几个小时的游说,说服了周恩来,于是两人又一起到朱司令驻地说服了朱德。天亮之后上会,三个人齐心合力,说服与会20多人收回成命,恢复毛主席总政委,否决林聂,迅速转移。 请注意,决策圈20多人,当然不能人人掌握机密。毛主席头天晚上说来说去,只得到自己一票。至少有三位核心成员,即使掌握了情报,也和毛主席结论不同。他们是军事上负总责的周恩来、朱总司令、总参谋长叶剑英,都支持林彪、聂荣臻的观点。假如当真吃掉王家烈那个师,包围圈更加缩小,突围困难更大,就有可能得不偿失。最后实践证明,毛主席是正确的,他继说服了周恩来朱德之后,又逐个说服了其他人。不仅说服他们接受毛主席方案,还说服他们交权,把20多人的决策会议,缩小为新三人团——毛泽东、周恩来、王稼祥,下最后决心的虽然还是周恩来,但人人佩服的,却已经是力排众议的毛泽东。 从这个意义上讲,苟坝会议比遵义会议更加重要。 海南旅游广播·特约评论员:廖逊《廖逊开讲》播出时间:每周一至周五早07:30首播08:30、11:30、18:30重播采制:陈伟